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恒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康医药”)校企合作始于2018年,双方共建实训基地,选派该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组成恒康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由企业负责开展相关实训教学。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定向培养培训,总体来看,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氛围良好,就业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个试点班成立6年来,探索出了一条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取得了多项荣誉,共计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湖南省“楚怡杯”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
中药学专业“双轨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以匠心独运为基础
“双轨四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双轨”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育行业人才。在现在学徒制培育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同轨同行,紧密携手助力学生向准员工成长发展。“四阶”是为实现高职中药学的培养目标,将培养阶段划分为行业了解、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及岗位实践四个阶段。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替学习中,逐步完成“学生→准学徒→学徒→准员工”的转变过程,在学校和企业师傅两位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探索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实践
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校企深度合作成为关键路径,其中招生招工一体化模式更是重中之重,真正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的紧密衔接。学校与恒康医药展开深度合作,校企双方紧密贴合实际状况,精准定位高职中药专业的培养方向,制定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厘定与岗位接轨的课程标准。通过定岗特训这一有效举措,将以往学校单一的学科教学体系成功转型为“核心课程+岗位项目+技能证书”高度融合的专业技能体系,多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双方积极开展专业人员的相互派遣与聘任工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和学校的理论扎实的教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强化了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模式上,构建起以工作岗位为核心的“基础理论+操作实训+顶岗特训”的新型模式,校企双方依据实际情况动态优化教学进程,突破传统固化的指标评价局限,创新性地形成“形成性评价与任务真实性评价有机交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辅相成、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评价并重”的动态考评机制,充分彰显职业要素,使学生的能力培养更贴合职业发展需求。
实践螺旋递进的“四段”教学过程,校企各展所长
在实践教学环节,推行螺旋递进式的 “四段” 教学过程,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各尽其责。紧密结合中药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教学规律,根据中药行业人才需求和企业实际岗位标准,展开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四段”教学实践,恒康医药集团从人才培养的起始阶段便深度参与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学校共同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为中药行业输送高素质的中药专业技能人才。
将工匠精神化为具体“文化行为”,厚植工匠文化
药用植物采集与标本制作为代表是丰富中药学子课余文化生活,传承和发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融入学生学习之中,既增加学生对中草药的热爱,也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培育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通过深入实施校企产教融合,系统化的岗位培养,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中医药产业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蒋媛 唐艳
责编:陈程
一审:陈程
二审:李礼壹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