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教育 > 心灵港湾 > 正文

满“心”欢喜,从“心”起航 | @大一新生,你有一份新生心灵锦囊待签收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9-03 】

春去秋来,金风飒爽,各位2025级的永职小萌新们,面对即将开启的崭新大学生活,你或许满怀着期待与激动,也可能藏着几分忐忑与不安,新环境里的迷茫、未知挑战带来的彷徨,都再正常不过了。但请记得,每一次对未知的探索,都是自我成长的开始。同时,小编在这里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新生心灵锦囊,希望帮助你在大学生活里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大一新生常见心理困惑

1. 对未来的焦虑和迷茫

多样的社团、各类学生组织、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初来乍到的你,从一名生活规律的中学生到独自面对一切的大学生。或许会变得不知所措,从而产生焦虑茫然的心理。

2. 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排斥

学校当地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气候特点......可能与你熟悉的家乡都大不相同,甚至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此时的你,独自面对陌生环境可能会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

3.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

这或许是你第一次长时间远离家乡、亲人和朋友。在这里,小到办银行卡,大到各种考试和比赛,都需要你独自完成。深夜,你因为过于思念家乡和亲人留下了伤心的泪水。

4.对新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无所适从

面对大学“自主式学习”模式(无固定监督、课程难度提升、考核方式多样),易因不适应节奏、找不到学习方法而感到迷茫,甚至出现成绩落差带来的自我怀疑。


那么,面对这些压力与困惑,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生活篇

1.接纳变化

大学生活与中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包括学习方式、生活环境以及自主管理等。学着接纳这些变化,并对新的环境保持开放的心态,尝试理解并接受其多元性,学会包容和欣赏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将有助于你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2.建立支持系统

尽早与同学、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建立联系,尝试加入学生社团、组织或参加其他校园活动,结识新的朋友,这些都将帮助你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交圈和支持系统。不要害怕主动与他人交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彼此的喜悦和烦恼。

3.善于利用资源

了解学校提供的资源,包括图书馆、运动场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等。去图书馆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在运动场挥汗如雨可以帮助我们练就强健的体魄。而心理中心可以放松我们的身心。


学习篇

1.制定目标

行动是对抗焦虑的良药,在大学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无论是学习上的目标还是个人兴趣的追求,都应该制定具体、可行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同时设定合理的时间期限。

2.管理时间

大学是一个繁忙而充实的阶段,合理管理时间对你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制定一个个人时间表,确保合理分配时间。或者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日程表或手机应用等,帮助你跟踪任务和时间。此外,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如设置优先级、避免拖延、集中注意力等,将帮助你高效地利用每一天。

情绪管理篇

当我们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时,我们要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不要被情绪左右,积极调整,大家可以试试用“SWTC"法来调整情绪。

1.STOP“停”——中断负向思维的扩展

通过呼吸进行放松。慢慢闭上眼睛,把双手放到腹部做一个腹式呼吸,先用力把气吐出去,让肺部清空,再深深吸一口气,屏住三秒,再用力大口吐气。再花一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件美好的事情。

2.WRITE“写”——勇敢表达负面情绪

拿出便签纸或者日记本,将自己的不安、害怕、忧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写下来,并写下此时此刻让你最困扰又无法解决的问题。

3.THINK“思”——开启理智积极思考

在大脑中检索,回忆一个自己曾经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学习或生活),通过回忆成功时的自信感受,激活自己的内在力量,告诉自己:我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我一定可以渡过当下的难关。

4.CHANGE“换”——换一种思路重新思考

拿出自己写下的小纸片或日记本来看一看,让我们换一种思路,带着积极的、自信满满的力量,重新再思考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我关怀篇

1.树立积极自我形象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我们要树立自信心,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强项,接纳自己的短板,多与自己竞争比较,保持乐观、自信,面对压力学会自我心理暗示,进行心理自助。

2.积极寻求外界帮助

适时求助是强者的表现。当在新的环境中遇到生活或者学习上的问题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就要学会积极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如果依靠自己、父母、同学以及辅导员还无法调节自身情绪,不要犹豫,马上与学校心理中心联系,我们会给你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支持。


校心理中心介绍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于2005年9月,隶属学生工作处管理,是专门为我校大学生提供免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服务机构,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培养大学生的助人与自助能力、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宗旨。心理中心现有专职心理咨询师6人,兼职心理咨询师8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3人,心理学硕士及以上学历6人。所有专兼职教师均是国家三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证书,各学院还设有心理专干,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寝室设有心理信息员,建立了【寝室—班级—学院—校心理中心—医院】五级心理防护网络。

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校本部、医学部、农学部三个校区心理中心合计占地面积达700余平,现已建成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科普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沙盘室、心理测评室、音乐放松室共七大功能室,此外,各二级学院都建立了特色成长辅导室,这些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各功能室及特色成长辅导室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及时、有效、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服务。

心理中心地址及联系方式

校本部:二教B座4楼

联系方式:0746—6663525

医学部:第五学生公寓1楼

联系方式:0746—6377525

农学部:办公楼312

联系方式:0746—8218766


心理中心各功能室

 

心理中心服务内容

个体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培训

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部分)

心理嘉年华游园会

心理健康微课征集展示活动

心理粘贴画设计大赛

心理健康主题微电影大赛

心理健康操比赛

心理中心宣传媒介

《心馨报》

《心理健康宣传折页》

其他宣传媒介

心理中心官方网址:http://hnyzzy.com/xgb/xljkjy.htm

校本部心语墙QQ号:2738642431

医学部心馨墙QQ号:820550665

农学部你说我听QQ号:1214264945

此外,当你感到困惑或无助时,湖南省教育厅开通的高校公益心理服务热线“湘听热线”[400-9229-888],将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与帮助。在这里,你可以倾诉烦恼,寻求建议,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伴你度过难关。对于同学们而言,当遇到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却又不好意思或不敢与家长沟通时,“湘听热线”将会提供一个安全、保密、及时的倾诉平台。